輻照食品指的是利用放射性元素[銫-137(137Cs)或鈷-60(60Co)的γ射線]、X射線或高能電子束等輻照加工幫助保存食物,輻照能殺死食品中的昆蟲以及它們的卵及幼蟲,消除危害全球人類健康的食源性疾病,使食物安 全,延長食品的貨架期。
食品輻照技術是1905年申請專利,并于20世紀發展起來的一種滅菌保鮮技術,以輻射加工技術為基礎,運用X射線、γ射線或高速電子束等電離輻射產生的高能射線對食品進行加工處理,達到殺蟲、殺菌生理過程、提高食品衛生質量、保持營養品質及風味、延長貨架期的目的。目前,全球已有70個國家和地區批準了548種食品和調味品可用輻照處理,40多個國家進入大規模商業化生產階段,全世界每年的輻照加工總量在30萬噸以上。
我國食品
輻照殺菌的研究開始于1958年,當時中科院同位素委員會組織糧食等部所屬的12個單位組成了“糧食輻照保藏研究協作組”,對稻谷的輻照殺蟲、土豆的輻照發芽等進行了有計劃的研究。目前,我國已批準的適宜輻照的食品已達6大類57種,并制定了相關產品的輻射加工工藝標準,為中國輻照食品與國際接軌,確保輻照食品質量和安 全,促使食品輻照行業健康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。據統計,我國年輻照的產品達10萬噸左右,占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一,輻照食品已進入了商業化應用階段。